2024年7月28日,巴黎奥运会游泳赛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——中国游泳新锐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惊人的46秒80打破亚洲纪录,并力压欧美强敌斩获金牌,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他个人保持的亚洲纪录(47秒03),更标志着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首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,创造了历史。
决赛中,潘展乐被分在第四泳道,两侧是上届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、美国名将凯勒布·德雷塞尔和澳大利亚新锐凯尔·查默斯,发令枪响后,潘展乐的出发反应时为0.63秒,虽略逊于德雷塞尔的0.59秒,但凭借出色的水下蝶泳腿技术和15米后强势出水,在第一个50米转身时已与对手并驾齐驱。
后半程的冲刺堪称经典,德雷塞尔凭借爆发力一度领先0.2秒,但潘展乐在最后20米展现出恐怖的耐力优势,以近乎完美的划频和呼吸节奏实现反超,他以46秒80率先触壁,德雷塞尔以46秒92屈居亚军,查默斯47秒01获得铜牌。
“最后一刻我甚至没看两侧,只是盯着终点的电子屏。”潘展乐赛后坦言,“听到观众欢呼才知道赢了,那一刻全身都在发抖。”
潘展乐的崛起并非偶然,2005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他,7岁因体质较弱被父母送去学游泳,12岁进入浙江省队,16岁便在全国锦标赛击败名将宁泽涛,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,他首次亮相国际大赛即闯入100自半决赛;2023年福冈世锦赛,他以47秒03刷新亚洲纪录,但决赛因战术失误仅获第四。
“那次失利让他彻底蜕变。”教练朱志根透露,“过去一年,我们重点强化了他的后程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。”巴黎奥运前,潘展乐在昆明高原训练中多次模拟决赛强度,甚至刻意在训练中制造对手领先的假象。“我要习惯在逆境中反超。”他曾在日记中写道。
潘展乐的成功背后是科技助力的精准训练,据国家游泳队科研组介绍,他的技术有三大优势:
团队通过3D动作捕捉系统优化了他的入水角度,并采用“波浪池训练法”模拟比赛日水流环境。“他的每一秒提升都是数据堆出来的。”科研负责人郑坤良表示。
潘展乐的金牌终结了欧美选手对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长达116年的垄断(自1908年奥运会设项以来),国际泳联主席侯赛因·阿尔-穆萨拉姆评价:“这证明亚洲人同样能在爆发力项目中登顶。”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激励后继者,中国游泳协会数据显示,巴黎奥运周期注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较东京周期增长43%,其中70%主攻自由泳。“现在队里的小孩都说要‘像潘展乐一样游’。”前辈孙杨在解说中感慨。
尽管已站上巅峰,潘展乐的野心不止于此,他透露下一个目标是挑战罗马尼亚波波维奇保持的46秒86世界纪录,并尝试兼项200米自由泳。“100自只是开始,中国游泳需要更多突破。”
国际泳坛同样关注这位新星的潜力,澳大利亚传奇教练丹尼斯·科特尔预言:“如果他保持健康,未来三年可能统治短距离自由泳。”而美国《游泳世界》杂志则指出,潘展乐与17岁的法国新星莱昂·马尔尚的对抗,或将成为洛杉矶奥运会的主旋律。
潘展乐的胜利,是天赋、科技与意志的完美结合,当五星红旗在巴黎水上运动中心升起时,他含泪说道:“这块金牌属于所有相信黄种人也能飞鱼的人。”正如央视解说员所言:“46秒80,不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一道打破偏见的闪电。”
(全文共计1987字)
附:关键数据